《胡图说古道今》. 老汤溪的老工匠

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!!


在汤溪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,上万年前就有我们的先民在青阳山一带活动。春秋年代,吴国开始征讨姑蔑国,姑蔑国王不忍因战争给百姓带来灾难和痛苦,采用以退为进之策,携数万军士和百姓进行东迁。由山东泗水不远万里投奔越国,由夷入夏,在汤溪九峰山下重建国都。 其后,从太末县到龙丘县再到汤溪县,历史在不断变迁,不变的是姑蔑溪在流淌,越溪在潺流,白沙溪在喧腾,还有耸立的九峰山都见证了这变与不变的一切。而在如此的人事物景的纷呈中,演绎了许多美丽动听的故事,孕育了汤溪独成一派的文化底蕴与工匠技艺及精神。经历了上千年曲折历程,最终融入了汉民族的统一体。但姑蔑的文化丶语言丶风俗丶祭祀和礼仪等仍历代传承,特别是百工技术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,因而流传下许许多多哙人心口的传奇故事。







"百工之中,木工为首" 这是什么原因呢?据传,木匠的开山鼻祖是古时鲁国人山东曲阜),姓公输,名般,"般"与"班"古时通用,故人们称他为鲁班。他是古代一位出色的发明家,他的传奇故事家喻户晓。尤其是鲁班的"符咒"更有深不可测的神奇魔力,木工內部的有名木匠都会得到"伏地""镇宅"丶等真传的"六马符咒"。石、泥水、木三匠皆崇奉鲁班为祖师,三匠所用之工具人称都系鲁班直接传授,他们所用的尺为“鲁班尺”,一尺相当市尺的八寸。三匠之中,以石匠对鲁班的祭拜最勤,每月初一、十五都要祭拜。裁缝奉轩辕为祖师,量衣尺称“轩辕尺”或“三元尺”,介于市尺与鲁班尺之间。这些工匠在离家五里之内上工, 晚上都要回家。石匠带撬棍、铁锤,泥水匠带砖刀、粉刮,木匠带斧头、六尺杆和墨斗,裁缝带剪刀、粉袋。据说这些工具为祖师所传法宝,能防妖避怪。有在下工回家的途中,发生一些鬼怪之事,都能逢凶化吉,这多半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传说而已。在老汤溪还有一些木匠用“鲁班符”算计东家的一些传说,也是一些人编成的,以讹传讹,汤溪人叫“白话谩”。

各类工具



在以前,诸工匠的地位,以石匠为最,因鲁班师是石匠出身,以下次序是:泥水匠、木匠、瓦匠、篾匠、裁缝等。瓦匠之所以排在后面,传说瓦匠的祖师当初跟鲁班学艺, 因嘴馋并向人骗钱被赶走。故后来的瓦匠虽也崇奉鲁班,但不为其他崇奉鲁班的工匠所承认,还被讥称为“瓦窑老八”。篾匠据传是做“小鬼”出世的,加之干活多取蹲势,所以就有了“做篾蹲得低,一世吃不到东家的鸡”之说,故被人鄙称为“做篾狗”,虽其也奉鲁班为祖师,但也不为其他工匠所承认,故而有的地方的篾匠崇奉泰山。裁缝排在后,一说其手艺是鲁班师的妻子所传,一说其手艺是周武王的宫婢所传,均低人一等。理发匠的地位更低下,传说剃头布是讨饭乞丐补破衣服剩下的料做成的。几种工匠在东家吃饭,由最低级的执酒壶斟酒。民谚 说“泥水木匠,日头三丈,裁缝篾匠,门外等天亮”。由于铁匠崇奉太上老君最大,所以遇有喜宴,若见铁匠则让于上座。俗谚:“木匠让泥水,泥水让石匠,石匠 让铁匠”。由此各行就出现了本行人才能听懂的“行语”,如篾匠在某一家干活,东家没让他们喝酒,他们本行之内,就会抱怨说:“滴都没的叭”,用“滴”表达酒,用“叭”表示喝,外人一概听不懂。

01

02



旧俗诸匠中无师自通者,技术再精,同行不认,主家不请。学艺一定要学徒拜师,学徒拜师多在正月。拜师先请“搭桥人”。首次见面要送见面礼。届时师傅出题以试其智力,若中意便收下礼品,另择吉日正式举行拜师仪式,若不中意,则退回礼品。拜师时,要叩头,并祭拜鲁班祖师,设宴请客,然后订立师徒合约。合约内容有: 中途不得退出,三年学徒无工钱,以及“三不管”,即学徒期火烧死、水淹死、师傅失手打死(学泥水的空中跌死),均不负任何责任。学徒三年有食无工钱,少数 的有点零用钱。三年学徒期间,不仅要学手艺,还要服侍师傅。俗谚说:“师傅先吃饭,徒弟先放碗”。不仅不准吃烟、喝酒,做工时也不准与旁人聊天。除春节放假三天外,平时不准回家。三年期满,师傅要送徒弟半副或一副工具,徒弟还要为师傅作三年或四年“伴作”,可得一半工钱。伴作期满,即可出师。出师要摆“满师酒”,谢过鲁班祖师、再谢师傅、师娘及同行师傅,此后算是正式师傅,可自找东家,自行开业,但不得抢师傅生意。学艺待遇虽然很苛刻,但一般都能坚持,若半途逃回或被辞退,则是极不光彩的。



工匠者,乃精雕细琢之人,一颗细腻心,两只勤劳手。工匠精神同样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执着,一种坚守,一种情怀,一种责任,它需要你在做一件事时,有清寂的执着与坚守,有摒弃浮躁、宁静致远的境界与情怀,有心存敬畏、坚持不懈的态度与责任。而能够在风雨中岿然不动,或者风雨过后看到彩虹的,也永远是那些坚持自我、坚守工匠精神的人。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,工匠精神有新的内涵。有比较多的工匠技艺濒临失传,只有寥寥无几的“白头翁”支撑着,收徒无着。身传百年技艺的老工匠们,对天地自然和手中物是心怀敬畏的,因此养成了耐得住寂寞、坐得住冷板凳、下得了苦功夫的精神,和那一份纯粹透彻的初心。坚守着的工匠们,精神筚路蓝缕,玉汝于成。工匠们从来就不需要外界给予光环,也不会发出耀眼光芒,他们就像蚌腹经年累月打磨出的那颗珍珠,晶莹圆润,始终散发着温润的的光泽。不哗众取宠,不取悦他人,自我滋养,润泽匠心,虽然他们都为自己珍爱的技艺后继乏人而痛心!


   文:胡阿荣

编辑:塔塔工作室

绘画:朱志强<中国书画协会会员>

部分图片来自网络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